美章网 资料文库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

营销毕业论文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企业对既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营销专业更是如此。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以企业需要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努力培养企业急需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要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培养的人才一个专业,多种能力,使学生走出校门即可直接上岗。

一、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1.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对市场专业的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

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市场竞争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市场营销的内容和手段也在不断地丰富并发展变化,旧的营销方式也将被新的营销方式所取代,如电话营销、直邮和网络营销等。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增加新的培养内容,以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体现“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要积极探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采取论文写作、市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召开研讨会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2.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从当前经济形势、就业形势来看,市场营销、计算机和企业管理这两年一直高居人才需求榜之首的“铁三角”,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员。但与此同时,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精通市场营销理论、掌握市场营销规律,而且需要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方法,卓有成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这种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高要求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提出严峻的挑战,从而要求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达到提高就业率的办学目的。

为此,应该积极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

1.分段培养

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培养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和应用能力培养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教材基本理论的同时,激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不断丰富自己。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及市场营销模拟活动。应用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创造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使各个企业必须重视产品的营销,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人才既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自我学习能力就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使市场营销人才能在今后的营销活动中自觉地学习新知识。实践创造能力就是在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实际运作能力。现代商战,有效沟通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必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既要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又要与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沟通,唯有这样,才能形成合作的基础,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合作共事能力。通过对上述市场营销人才素质结构的分析,要求我们必须从灌输型教育模式向素质开发型教育模式转变,从静止平面知识教育观念向动态多维的素质教育观念转变。

2.模块培养

在市场营销系组建研究团队,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根据辽宁科技大学所在地鞍山的具体情况、学校的办学特色(立足冶金)和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划成三个模块,即三个研究方向三个研究团队。三个模块是:钢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零售企业营销策略研究;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学生一入学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与自己的研究团队结合在一起,与各团队的指导教师紧密联系,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从而锻炼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

3.推行导师制

推行导师制,主旨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本方法是:使学生一进入专业学习后便与确定的研究团队结合起来,即与导师结合起来。导师的职责是:要全面介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及课外实践环节;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按照学生的个性和经历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达到全面发展。导师制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推行,将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每个导师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依靠日常的言谈举止、身体力行、思想交流、答疑解惑,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有利于形成全方位育人的环境,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获得学习和实践的方法,养成对专业的浓厚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全面成才。4.毕业论文(设计)先期介入

学生在自己的研究团队中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选择研究方向,并在研究方向下选择两个实体企业开展研究工作,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查找资料(包括理论与实体企业),建立各自的资料库;按照研究的顺序撰写论文,即研究方向的理论性论文(如钢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研究方向的实体企业论文(如鞍钢营销策略分析与研究、鞍钢产品策略分析与研究、鞍钢价格策略分析与研究、鞍钢营销渠道分析与研究、鞍钢促销策略分析与研究、鞍钢营销新理念研究等),全部学生都要撰写,上交后由教师组成员批阅检查,出版论文集,每一篇论文出版一集;学生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分组进行实体企业的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出版调研报告专辑。在这个基础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就是自己的毕业论文。教师组成员在此基础上撰写行业发展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实践创造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相关的研究可以提供给各企业,实现校企对接。

5.通过有效途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中开展营销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的大讨论(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使每个学生对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其次,在营销专业的学生组建营销沙龙,开展市场调研、组建模拟公司、召开研讨会、举办模拟招聘会、模拟营销与实战营销、举办营销策划大赛、编辑《营销动态》杂志等各种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

三、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

经过不到两年的实践,该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提高了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毕业论文的先期介入,使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中先期介入毕业论文,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提高了大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学生所撰写的全部论文结束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汇总,既可以完成毕业论文,有效杜绝学生在写论文过程中上网抄袭的现象,也有效解决了学生毕业设计与找工作、毕业实习的矛盾。

2.科研促教学。教师组成员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导学生,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汇报给学生,每周召开一次专题报告会,使学生全面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概况、营销理念、市场环境、营销策略等内容,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营销基本理论,也能了解各个实体企业的营销策略,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学生组成员和教师组成员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学生组成员在教师组的指导下撰写科研论文和调研报告,督促学生多读书、勤思考,实现目前学生“听大学”到“读大学”的转变。

4.实现校企对接。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行业调研报告、发展报告和科研论文,可以将研究成果提供给相关企业,实现校企对接。

5.综合提高学生能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科研论文和调研报告、组建模拟公司、撰写营销策划书等途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写作与逻辑分析能力、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实践与团结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丽叶.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22).

[2]刘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模式特色环节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2).

[3]王阳.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现代商业,2008,(9).

[4]杨久清.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中的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策略;问卷调查

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院校的经管类专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科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全国6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500多所开设了经管类本科专业,形成了“校校办财经”的新格局,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仍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1]。本科毕业论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可以说其实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其获得学位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论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毕业论文质量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2]。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专业的发展始于1979年,业已形成以工商管理学为主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经济学三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近5080人。近年来,我校经管类专业在如何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校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仍存在总体质量不高、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内容空洞、论文过程管理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为此,亟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予以应对。

一、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概念的界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各行各业生死攸关的关键课题。那么质量的含义是什么呢?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认为质量就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根据这一定义,笔者认为所谓本科论文质量其实质就是指毕业论文写作和论文文本所达到某些衡量标准的水平和程度[3]。同时赵英才认为毕业论文质量的衡量标准应包含的评价要素有专业性、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科学性等[4]。毕业论文质量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撰写、教师的指导、培养的目标、学科的科研水平等诸多因素,同时高等院校主管部门的管理绩效对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毕业论文质量就是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教师指导能力、学科科研水平和高校主管部门管理能力等诸多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应以质量为中心,构建全员参与、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对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撰写、答辩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和保障,并借助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使毕业论文质量得以持续改进。基于此,笔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应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论文的静态质量,在此主要关涉到对论文的结果进行质量管理,具体涵盖的内容有形式质量、内在质量和答辩质量。其中形式质量是对论文的结构层次、语言文字以及规范性、标准性、可读性方面所作的具体要求。[5]论文的内在质量则主要是指论文的选题价值及成果价值。而所谓答辩质量则体现在大学生的答辩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同时答辩质量的高低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对于论文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另一个方面,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还应包括论文的动态质量,所谓毕业论文的动态质量在此主要是指对论文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对毕业论文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质量监控,并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从而使得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得到切实的贯彻。

二、影响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

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专业主要包括有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学类,涉及的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及金融工程等若干专业,其中由于投资学是2015年新增的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所以此次未有统计。本次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跟踪调查等方法,其中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访谈法则主要是针对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参加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而跟踪调查则主要对2016届和2017届经管类毕业生的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并将相关信息搜集整理。从质量管理系统的角度并结合本次调研的数据,课题组发现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主体、指导教师、学生、质量保障激励机制及其他外部因素等。

(一)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是承担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责任,决定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方向和进程的有关组织和人员,由相关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所构成。这里主要由学校及学院等毕业论文管理者和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务办及教研室所组成。从此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湖南工业大学从学校层面颁布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对于学校的毕业论文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宏观指导作用,然而由于学校未颁布对该项工作具体的操作规范和实施细则,而学院本身又未出台更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相关管理细则,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在论文选题、教师指导、成绩评定等关键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其后果是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总体水平欠佳,另一方面是导致学校各层级之间职责不清、管理效果欠佳,也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

(二)指导教师

众所周知,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适当的引导、启发对论文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从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整理,还是论文的框架结构,直至论文的定稿,都需要指导教师2017年第11期下旬刊(总第679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1,2017(CumulativetyNO.679)细心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否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调查中发现,有近92%的学生将自己毕业论文通过及取得优异成绩归结于指导教师的严格监督、主动指导,还有73%的学生认为是教师在论文选题上的科学指导,另外还有80%认为是教师在资料收集上的帮助及研究方法上的指导等,然而同时由于学校生师比偏高、本身科研教学压力较大,以及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上的不重视等缘由,仍有约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不太负责任,对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及研究方法的指导等方面倾注精力不够,其结果就是导致其论文成绩不理想甚至未通过。

(三)学生

学生是毕业论文工作的主体,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结构、科研素养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根据这次的调查结果来看,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太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其中有近80%的学生是在4周以内完成其毕业论文,而在两周以内完成的比例也高达51%,由此可见,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同时由于学生缺乏科研的训练,而其自身在自主获取知识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使其根本无法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而只能依靠东拼西凑来完成任务。

(四)质量保障激励机制

近年来,为促进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学校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然而却疏于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保障方法,特别是对于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更是如此,毕业论文的中期管理往往流于形式,而为保障毕业论文质量所制定的诸多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教师的毕业论文工作职责划分不清,使得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再加之,学校、学院等各级部门对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色的教师和毕业论文优秀的学生也缺少物质与精神上的激励,而对于那些不合格的教师和毕业论文不及格的学生也缺乏有力的惩戒措施,以上诸多因素的存在都直接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

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管理的体系,它主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组织内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首先应科学构建从学校、学院到系部的三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界定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工作职责,制定更为具体和详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细则,其次要强化毕业论文质量控制流程的管理,实施全程质量监控。毕业论文的撰写历经始于选题、经过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到最后的成绩评定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与完成质量息息相关,并都会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鉴于此,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对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

(二)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中作用的真正发挥有赖于其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责任意识的强化、指导能力的提高、指导方法的改进与自身修养的加强[7]。由于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因此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一定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同时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还要求有好的选题和创新,而好的选题和创新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学术前沿动态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说,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的质量,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大力提升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指导水平。

(三)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本科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性,有利于学校综合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针对目前湖南工业大学学生现状,学校应该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培养方案中增设社会调研、论文撰写、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企业参观实习等环节,逐步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另外,还可以通过使学生了解和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塑造其严谨的科研态度,使得学生们在思想上、行动上能投入到毕业论文工作中去,继而形成良好毕业论文工作氛围,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是评价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优劣的尺度和标准,对毕业论文质量有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湖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的建设,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适合我校实际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所谓全方位、多层次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不仅涉及参与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而且还涵盖评价的角度与方法,也就是说质量评价既应该有结果评价,还应该有论文撰写过程、相关环节的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内容[6]。同时还要建立毕业论文奖惩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抄袭现象的处罚力度。当然事后的惩处,震慑作用是暂时的,难有长效,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实地调查能力和习惯,让学术诚信内化为学生稳固的信念,逐步培养起求真务实的作风。

参考文献

[1]刘彬让.高等学校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2).

[2]安静,李风娟,兰海鹏.高校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6(26):31-32.

[3]宋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模式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09.

[4]赵英才著.学位论文创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许骏.本科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静态与动态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07.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4.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实习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销售终端的商品管理、价格确定,到渠道控制、广告投放、新品开发及至市场调研,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5%增加到10%。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2.承认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都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所以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也出现了上面三番五次强调但总是难以见效的实际情况。包括毕业论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收到效果。总结经验可知,无论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策划活动,每个好成绩的取得,都投入了指导教师大量的工作甚至个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同时,应该肯定教师的工作量,才能激励教师投入,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践目的。而承认教师工作量最有效和透明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年3月22日—年5月9日,共七周。

2.实习地点实习地点32个。在自治区内25个实习点,区外7个实习点。具体实习地点详见附件一,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

3.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

4.实习人数

(1)实习学生。届三个毕业班的131名学生全部参加了实习。

(2)实习指导教师。共17人。由于实习点多,地点分散,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本学期任课教师及相关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实习指导工作。

5.实习形式

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都出具了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所有实习单位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实习类型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种,毕业实习学生107人(31个实习点),毕业设计24人(1个实习点)。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特点选拔毕业设计学生,其他学生参加毕业设计。

6.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1)收到32个实习点每个点一份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有效)。鉴定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评价,131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

(2)收到学生实习报告112份。其中毕业实习学生每人一份,共107份;毕业设计每组1份,共5份。实习报告全部合格。

(3)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结报告,共17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4.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销售终端的商品管理、价格确定,到渠道控制、广告投放、新品开发及至市场调研,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5%增加到10%。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2.承认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都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所以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也出现了上面三番五次强调但总是难以见效的实际情况。包括毕业论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收到效果。总结经验可知,无论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策划活动,每个好成绩的取得,都投入了指导教师大量的工作甚至个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同时,应该肯定教师的工作量,才能激励教师投入,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践目的。而承认教师工作量最有效和透明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年3月22日—年5月9日,共七周。

2.实习地点实习地点32个。在自治区内25个实习点,区外7个实习点。具体实习地点详见附件一,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

3.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

4.实习人数

(1)实习学生。届三个毕业班的131名学生全部参加了实习。

(2)实习指导教师。共17人。由于实习点多,地点分散,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本学期任课教师及相关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实习指导工作。

5.实习形式

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都出具了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所有实习单位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实习类型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种,毕业实习学生107人(31个实习点),毕业设计24人(1个实习点)。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特点选拔毕业设计学生,其他学生参加毕业设计。

6.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1)收到32个实习点每个点一份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有效)。鉴定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评价,131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

(2)收到学生实习报告112份。其中毕业实习学生每人一份,共107份;毕业设计每组1份,共5份。实习报告全部合格。

(3)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结报告,共17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4.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销售终端的商品管理、价格确定,到渠道控制、广告投放、新品开发及至市场调研,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5%增加到10%。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2.承认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都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所以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也出现了上面三番五次强调但总是难以见效的实际情况。包括毕业论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收到效果。总结经验可知,无论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策划活动,每个好成绩的取得,都投入了指导教师大量的工作甚至个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同时,应该肯定教师的工作量,才能激励教师投入,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践目的。而承认教师工作量最有效和透明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协同育人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中,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实践教学缺位等问题,所培养的学生素质和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企业需求,因而迫切需要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协同育人是指生产、教学、科研三者有机结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体现“实际、适用、实践”的原则,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必须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为引领,对传统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提出了改革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着重突出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岗位的适应性和对职业生涯的前瞻性规划和实践,依此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1深化产教结合,探索植根行业和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产教结合、协同育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理论知识型”向“授技育才型”转变,从“传播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转变,从由“高校唱独角戏、狭窄的专业教育”向“由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转变,进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院探索建立了“三段式、四平台、分层次、多方向”的立体教学与实践体系。“三段式”指的是本科四年的“三段式”时间安排:2年的公共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1年专业及应用技能教育+1年职业教育;“四平台”是指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四级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学平台,专业主干教学平台,专业方向或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平台。将企业的培训资源引入课堂,开设校企共建课程提供给学生学习。“分层次、多方向”是指为适应经济管理类就业市场需要及其变化,既要保持人才培养计划的稳定性,也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开展校内实训与多方向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以及跨专业综合实训,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协同育人在传统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措施,争取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合作培养以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探索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2优化产教融合的课程建设,打造课程模块化

课程建设改革的思路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时安排,优化课程内容,打造课程模块,进行课程建设分类管理。减少纯理论或偏理论课程,增加应用实践、技术技能、案例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校企合作课程。调整各类课程之间的学时比例关系,做到“三增三减”:一是增加课外学时,减少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空间。二是增加选修课学时,减少必修课学时。三是增加实践(含实习、实验、实训)课学时,减少理论课学时,专业实践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不得低于40%,同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突出课程内实践、技术技能教学。目前我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体系,分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必修课体现宽基础,选修课体现专业应用特色和企业需求;必修课培养本科素质,选修课体现与企业需求匹配的职业要求。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体系如下表1所示。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符合专业应用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比重由原来的40%提高到48%,更加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调整更新调整实验内容,强化实习环节,将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专业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多个实践性教学平台。

3.1“营销论坛”讲座平台

通过与企业之间的交互与合作,搭建了企业家讲座平台。基本模式是在学生学习前6个学期,每学期邀请相关企业来校为本专业做至少两次的企业家(经理人)讲座,为学生分享最真实的企业营销案例,引导学生对本专业就业领域进行持续关注和思考,并进行深入学习。

3.2课外参观、调研和见习平台

组织或指导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通常从低年级开始,参观企业的总部、工厂或门店,与职场人士交流对话,通过调研和见习,使学生获得经营营销实践的感性认知。目前组织学生深入调研走访的企业有:永旺湖北商业、东风风神汽车、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土老憨食品有限公司、武汉链家地产等。

3.3校企共建课平台

将企业的培训资源引入课堂,开设校企共建课程提供给学生学习。对校企共建课程按正常教学理论课进行要求,课程需准备授课计划、授课大纲、授课课件等教学资料,教学运行严格按计划要求讲授。目前开设的校企共建课涉及零售门店管理、互联网产品与运营、房地产营销等。

3.4毕业实习平台

教学毕业实习平台具体形式表现为顶岗实习,学生完成了专业理论课学习之后,第七学期本着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由合作企业进行选拔,学生到企业要求工学结合,修得一定的学分,与学校相应课程置换学分。学分置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教学毕业实习是工学结合的模式,学生不是纯粹的职员,而是在某一个培训要求体系下开展实习。一般要求企业提供120小时的培训计划,折合在校学时为160学时10学分,并以此置换学生需完成的在校修读学分。

3.5毕业论文合作平台

依托学生毕业顶岗实习,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选题需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围绕企业营销实践中的困惑与挑战,由学校论文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实现。目前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有效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针对服务业营销、房地产营销和零售与连锁经营等实际问题,进行市场调研和系统分析,能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4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条件与保证

4.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一是要成立专门处理校企协同事务的组织机构。高校的使命是培养人才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企业的目标是以市场运作实现赢利,但企业实现盈利离不开人才和技术,这是校企双方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立足点。对于高校来说,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可能涉及跨行业、多个企业单位,协同事务繁巨,所以有必要合署或独立设置负责协同育人事务的专管部门和人员,并与具体的协同企业“一对多”设立联合项目管理部门,处理协同相关事务,推进双方开展合作。二是建立一整套规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运行的制度。制度建设首先要保证协同育人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目前校企协同合作中,存在高校基层单位积极性不高、企业参与程度低的突出问题,高校应把握主动权,尊重市场规律,研判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体制,注重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期良性可持续发展机制,确保在多方参与的校企联合培养能惠及学校、企业、老师及学生。既不减少企业利益,也不影响学校教学,使校企合作下的保障机制能发挥预期的效果,实现互利多赢,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

4.2“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协同育人计划实施成功的关键。其中双师型教师序列保证专业方向课和实训环节学生能力的培养。由高职称专兼职教师组建教学委员会,把握教学方向,保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合规性;鼓励和支持教师进驻企业挂职锻炼、调研和进行项目咨询,以提升教师整体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培训和深造,通过国家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考试,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企业职业经理人序列开展讲座、认知实习指导、毕业实习指导以及毕业论文联合指导工作,由浅入深让学生对行业、职业提升认知,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使之能快速融入工作之中;通过加强与省内其它高校相关专业及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双高”外聘教师信息库;通过加强与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单位、各行业协会联系与合作,聘请市场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企业骨干为职业导师,来校作讲座、负责部分课程的教学以及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

4.3多元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设

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计划需要相对应的人才评价模式,单一的、片面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体现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人才的发展性和评价的多元性。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应将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个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不能仅仅注重教师评价,教师、企业和个人三个评价主体包含不同的评价系统,在不同层面上以不同角度开展评价,才能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统一起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人才培养活动的进行,促进教育活动改进。形成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事后的评价,判断人才培养的效果,是对人才培养结果做结论性的评价,因此在评价方式上,不仅要注重总结性评价,还应结合形成性评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评价更为科学;最后,在评价方法上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统一起来。要结合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教学计划,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多层次化、全面化、客观化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邓前军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行业协同育人平台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31-133.

[2]从惠媛.校企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2014(8):265-267.

[3]林守忠,王宇晖.广东财经大学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5(10):8-10.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区商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产业创新驱动,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管理类专业,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将社区商业作为校企合作的突破口,并与代表企业深度接洽,捕捉社区商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从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就业能力、综合素质的角度进行研究,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一)社区商业在当前经济社会中的发展现状1.社区商业发展潜力巨大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的《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显示,到2020年社区服务市场规模可达到13.5万亿元。另外,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社区商业占据了社会商业总支出的60-70%,而目前,社区商业在中国社会商业中的比重还不足30%。这说明,社区商业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社区商业具有多样性、规模性和连锁经营特征社区商业发展注重各类商业设施实行连锁化经营,各类业态有机搭配,有综合超市、各类专业专卖店、各类餐饮及电影院等娱乐场所,错位经营,协调融合,而其中连锁品牌是支撑社区商业的脊梁,也是社区商业赖以成功发展的根本。“新一代社区商业”多由开发商统一管理,业态更丰富、功能更齐全、服务更周到,更能满足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以更便捷和贴心的消费体验来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二)社区商业对管理人才需求提出挑战社区商业是商业发展的一种转型升级,社区商业在国外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我国由传统的社区商业急需转型升级,来迎合不断增长的社区消费需求。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应对这种人才需求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下问题与挑战:1.社区商业运营人才需求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给矛盾突出当前社区商业的快速发展,急需社区商业的规划、招商、营销、运营环节相关人才,社区商业形态中生鲜零售、休闲餐饮、物业管理等人才的培养,以及规模化、连锁化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样迫切。在产业创新的驱动下,社区商业中各类行业岗位的内涵不断变化,能胜任岗位的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和升级。2.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需转变升级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一方面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严峻;另一方面作为急需用人的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教学中实践课程不足,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由于学生数量大,对实践的要求与实践条件之间存在很大反差,学生很难接触到真实的商业环境,动手机会少。高校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高校大多是“高校到高校”的教师,这部分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企业有经验的企业人员很难走进课堂,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3.传统教学体制和实习实训模式与社区商业运营人才培养的冲突和挑战受原有教学体制的影响教育界与社区商业界相脱离,一方面,高校在社区商业运营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得不到社区商业界的指导,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就业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社区商业企业作为利益最大化的生产单位,缺乏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三)明确工商管理人才的精准培养目标因地缘因素及办学资源的约束,在确定专业类别方向时,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决定采取轻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以O2O商业模式中的offline这一端为切入点,围绕着“社区商业”中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按照专业、学科发展趋势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工商管理类设置专业特色方向:企业管理方向、连锁经营方向(店长班)、新零售方向和新媒体营销方向,并明确培养目标。1.本培养计划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经营管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和现代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具备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3.通过校企联合教学、工学结合,掌握社区商业领域的实践知识,具备在社区商业领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4.毕业后能在社区商业领域零售购物、餐饮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从事运营管理、投资服务、市场咨询等工作。

二、工学结合,“选修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工商管理类专业确立社区商业运营作为特色方向,涵盖社区商业规划、招商、营销、运营整个产业链,针对社区商业不同业态和不同岗位,结合个人职业规划,依托校企合作开展“选修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具体而言学生入校后前三年的时间完成通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课程学习,并借助第二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建立起对社区商业及社区商业运营的基础认知。在第四年参与企业实习,将企业的培训资源引入课堂,开设校企共建课程提供给学生学习。对校企共建课程按正常教学理论课进行要求,课程需准备授课计划、授课大纲、授课内容等教学资料,教学运行的内容严格按计划要求讲授。

(一)建立教学毕业实习平台具体形式表现为顶岗实习,学生在基本上完成了专业理论课学习之后,第七学期本着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由合作企业进行选拔,学生到企业要求工学结合,修得一定的学分,与学校相应课程置换学分。学分置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教学毕业实习是工学结合的模式,学生不是纯粹的职员,而是在某一个培训要求体系下开展实习。一般要求企业提供120小时的培训计划,折合在校学时为160学时,10学分。这10个企业学习学分用来置换学生需完成的在校修读学分,从而使之顺利完成学分修读任务,保证毕业。选择与社区商业的社区购物、社区餐饮、社区服务等企业进行合作。

(二)实习模式针对学生个性需求进行选择1.校企共建课+双师型培养+毕业实习新型的“3+1”人才培养模式,3年理论课学习,1年企业实习成长。以学时置换学分的方式开展了毕业实习活动。学时学分置换就是用企业的培训学时置换学校在第七学期开设学生需修读的理论课时换取学分。目的是保证学生在7月至12月为期半年的实习期内能连续完整且较为安心进行工学结合的毕业实习活动。按此模式,学生能在毕业前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就业能力。这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稳定的实习职位数,稳定的模式,学生的实习成长有较系统的计划。二是稳定的培训资源投入,有完善的校企共建课授课经验。三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合作经验丰富。2.选修班+校企共建课+赞助学科竞赛这种培养模式定位是学生初入职场的一个过渡性的公司。企业结合自身的人员培养计划———新人成长计划,制定了实习生学分置换课程。经过深入沟通,企业在第六学期开设校企共建课程,并结合企业营销方面的需求赞助营销专业学生开展营销策划大赛活动,校企双赢,取得了很好效果。这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制度完善,学生保障措施比较好。二是阶段性学习考核较为有效。三是培训制度挖潜还有较大空间。3.特色选修班选择社区商业中心总部组建“买手”特色班选修班,该企业有着完善的实习生管理制度,选修班有建制,上规模。企业集中培养辅导,职位统一,且便于管理。这种培养模式的特点:一是专业化培养,职位有吸引力,且职位较为统一。二是企业具备新零售领域发展的基因,能作为专业特色发展的良好基础。三是规模化,也有利于打造专业特色。与社区商业企业合作,开展零售卖场服务的实习实训,学生体验零售卖场的服务管理,培养学生零售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联合企业制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导依托学生毕业顶岗实习,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学生的论文选题需结合企业经营实际,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毕业论文的课题可以由直接由企业给出,一般建议联系企业毕业论文的指导由学校论文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实现,论文答辩也可选择在企业进行,并聘请企业高管参加答辩,探索尝试校企联合论文指导的模式。

三、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机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的根本,应重点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估的重要尺度。传统评价模式的组织结构往往以教师为主,以学生所学知识的成绩来衡量,这是一种唯知识的质量观,对评价应用型人才是不适应的。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打破评估机制的封闭式,可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内部评估应用型本科人才也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评估主要针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素养方面,在课程、专业范围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定。。

(二)外部评估主要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范围对学生进行评定,只靠闭卷考试则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学校要建立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同时不仅评估的方法要多样化,而且评估主体也要多元化。评价主体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

(三)评价标准1.评价内容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沟通、岗位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实践成果等几个方面。2.评价方式专业实践成果的数量统计、书面总结(设计或论文等)材料及质量评定、专业汇报和答辩、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等。3.评价内容权值工作态度(0.15)、创新能力(0.15)、团队协作沟通能力(0.10)、实际操作能力(0.30)、专业实践成果(0.30)4.评价等级根据加权平均分将校外评价结果分成5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四、结语

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将工商管理类教育与社会商业运营实践相结合,大力倡导高校与社区商业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通过个性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可以形成产教双方互动、互惠、共赢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学华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信息通信产业的卓越工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

营销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1.实习时间20**年**月**日—20**年**月**日,共**周。

2.实习地点实习地点**个。在省内**个实习点,省外**个实习点。具体实习地点详见附件一,20**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

3.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的**工作。

4.实习人数

(1)实习学生。20**届**个毕业班的**名学生全部参加了实习。

(2)实习指导教师。共**人。由于实习点多,地点分散,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本学期任课教师及相关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实习指导工作。

5.实习形式

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都出具了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所有实习单位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实习类型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种,毕业实习学生**人(**个实习点),毕业设计**人(**个实习点)。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特点选拔毕业设计学生,其他学生参加毕业设计。

6.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1)收到**个实习点每个点一份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有效)。鉴定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评价,**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

(2)收到学生实习报告**份。其中毕业实习学生每人一份,共**份;毕业设计每组**份,共**份。实习报告全部合格。

(3)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结报告,共**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等工作(根据你实习的涉及内容列出主要项目),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4.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到**,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信号维修、中修、大修的施工方案的编制与执行全过程活动,以系统地了解具体生产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增加到**%。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2.承认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都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所以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也出现了上面三番五次强调但总是难以见效的实际情况。包括毕业论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收到效果。总结经验可知,无论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策划活动,每个好成绩的取得,都投入了指导教师大量的工作甚至个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同时,应该肯定教师的工作量,才能激励教师投入,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践目的。而承认教师工作量最有效和透明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

友情链接